10周年系列 · 投稿 | 陈冒乐:蓝色信仰,伴我成长

故事 |2025-07-31 08:59:32

“作为南通支云十年风雨历程的亲历者与见证者,乐乐从懵懂孩童成长为热血少年,他的成长轨迹与这支家乡球队紧密交织。父亲陈小建(皋城战斗小组会长)是他足球信仰的引路人,也是他人生赛场上的榜样——从青训营的烈日奔跑、球童的荣耀时刻,到远征路上的父子同歌,再到降级雨夜的坚守誓言,父亲用十年陪伴诠释了“球队在,我们在”的信仰传承。如今,乐乐将这份蓝色情结化为文字,记录下父子与支云共同书写的热血篇章。”

我叫乐乐。十年,仿佛很长,长到足以让一支球队从江海小城启航,冲上中国足球的顶级舞台;十年,又似乎很短,短到闭上眼,我还能清晰感受到大班时父亲第一次带我踏入球场时,草皮的气息和耳畔的喧嚣扑面而来。那是我与南通支云缘分的起点,也是父亲为我开启的一扇信仰之门。

十年间,支云早已融入我的生命血脉。父亲的身影,是这条蓝色路上最坚实的灯塔。他带我看球,送我去参加支云的暑假青训营,烈日下的奔跑和跌倒后的爬起,是足球教给我的第一课。比赛日,我穿上球童的背心,骄傲地踏进如皋奥体的草坪,那一刻,我离梦想那么近。暑假远征,路途遥远疲惫,但车厢里和父亲一起哼唱的助威歌,异乡看台上并肩挥舞的围巾,都成了最温暖的记忆。父亲总说:“南通支云永不独行”,这简单而沉甸甸的爱,也是无声的传承。

足球不只有胜利。去年深圳的夜晚,支云降级,看台上满是失落。父亲握紧我的手,和球迷们展开“球队在,我们在,风雨同行”的横幅,告诉我:“一定要有狼性精神,跌倒了再站起来。”这句话成了我的动力。中考前面对一模的失利、压力大时,我想起那个雨夜,用球场上学的坚韧埋头苦读,最终如愿考上如皋中学。

今年,是南通支云扎根江海的第十个年头。这支承载着“支云塔”凌云之志的球队,经历了冲超的狂喜、保级的惊险和降级的苦涩。而我也从那个需要父亲牵着才能看清球场的小男孩,成长为一名在风雨看台上能与他并肩而立的中学生。十年间,支云的起伏是我成长的背景板,父亲的陪伴是我最坚强的后盾。那些在青训营流过的汗,在远征路上看过的风景,在胜利时的欢呼,在失败后的坚守,连同深圳雨夜那句“风雨同行”的誓言,共同编织成我们父子与支云之间无法割舍的蓝色情结。

十年过去,不变的是最初的感动和“球队在,我们在”的信念。下一个十年,我和父亲还会在如皋奥体的看台上,与球迷们一起为支云坚守。它早已不只是球队,是家乡的骄傲,是青春的印记,更是父亲用十年写就的“爱”的篇章。